图为:关员在南伞口岸对边民互市申报出口货物进行查验 杨昉/摄
南伞口岸位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,与缅甸山水相连,历史上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口岸建设的不断完善,跨境贸易持续向好,这座边陲小城正涌动着开放发展的新活力。
连日来,南伞口岸龙潭坝(125)查验货场内一派繁忙的景象。一辆辆满载茶叶、矿产品的货车整齐排列,在完成海关监管查验后有序通关入境,从进场到离场仅需数分钟。
南伞口岸龙潭坝(125)监管作业场所于2024年底完成“两场合一”建设,实现了一般贸易监管场所和边民互市监管场所一体管理,不同贸易渠道进出口货物同场监管,并同步部署上线了“智慧物流2.0”系统,海关监管能力和口岸货运承载能力大幅提升,形成“多贸合一”集约化、智慧化管理,有力促进了一般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深度融合发展。
“南伞口岸龙潭坝(125)监管作业场所投入使用以后,实现了集约化管理,场所面积和车辆停放数量均大幅增加,有效提升了货物流通速度,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,上半年公司的外贸业务比2024年全年还翻了一倍多。”镇康县诚盛外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茂强说。
为保障口岸货运畅通,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,南伞海关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“智关强国”行动,聚焦堵点难点,以“监管精准化、通关高效化、服务便利化”为核心,在提升口岸查验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,建立“多贸合一”智慧卡口、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系统,持续优化监管方式和通关流程。同时,叠加运用“智能关锁+物理围网+电子围网+智能卡口”监管模式,实现了全链条监管与快速通关的有机统一。
南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前7个月,南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8.71万吨、货值4.5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82%和178%,外贸呈现向好态势。 (杨菲/文)